虽然有几个场景有灵光加持一下(纳粹集中营抽手游、奈良鹿吃饼干、微缩世贸下吹水),但是整个片还是洋溢着公子哥儿的陈词滥调和老旧的思辨。再说,我真的越来越不相信那种摄影机一摆一摄就是记录了世界形状的做法。那就像在跟你说:“看!记录的点都在你眼前,感受吧。”
固定长镜头,慢悠悠的画外音,奇特的构图,很欧洲。但是内容实在有点。。太好睡了
#FIRST#佛系电影,波浪起源于对神的质疑。快乐是外在的,要寻找内心的快乐。人的消解,暴力和战争,听小鹿吃草,和大自然共生,让观众随着影像延展生命。固定长镜头,构图精致,更适合美术馆。影像叙事极简,用大量旁白口述阐释理念,还是单薄了一些。
此次电影节目前为止最不喜欢的一部片子,毫无感觉。世界各地场景东鳞西爪地展示,几个被拍摄者毫无关联的故事,甚至没有故事,只是几分钟随意的拍摄。然后作者莫名其妙的画外音不时响起,强行代入“欧洲难民”、“人们的联系”、“寻找内心自由”等等话题,浅尝辄止,无病呻吟。很典型的影展巡游片。在我看来,哪怕上街去,随便找个普通人,做几十分钟的拍摄,也不会如此空洞和无聊。
这不是电影,也不是纪录片,这是命题作文,这是故事会。我讨厌一直固定镜头讲故事,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关于哲学的电影,一种是伍迪艾伦,候麦那种喜欢在电影里面谈话的时候谈哲学。另一种是库布里克,安东尼奥尼那种会对一个哲学命题进行深入挖掘,用一件事或者镜头语言表现出来,《世界的形状》是前者,而且是论文式的前者。如果说导演在这个电影里用了几种特别的视听语言,那不好意思,我都见过,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新鲜感,而且我见过比这个牛逼一百倍的。戈达尔60年前第一次用沉默一分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牛逼,10年前阿彼察邦在《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中用了一个长镜头,鬼魂从无到透明到有的全过程震惊了一群人。我甚至见过在一个长镜头里时空转变的伪长镜头,所以对于一个只有固定镜头和故事合集,没有调度的电影我真的觉得很烂。
无病呻吟
还是对这种欠缺“视听翻译”的论文电影好感有限,即便有所谓的电影时刻也拯救不了非电影的大部。差不多可以当作话痨低配版《二十四格》看。
#南方影展Xgiloo#导演一直在寻求对话,无论是景框内还是屏幕外。这不是要刨根问底的一部电影,而是展现一个人对世间充满的好奇幻想,它不需要答案,只用展现世界一瞥就足够了。
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对创作也有很大启发。
#14thFIRST#纪录片入围。大概是艾未未[人流]加上阿巴斯的[伍][24frames]综合起来的一个创作思路,其实很多旁白都比较多余,比较惊艳的画面构成大概也有那么两三处。看完之后挥之不去的感觉就是“后浪”,妥妥的环游世界、关心难民问题、追求自由的“后浪”,仔细一想其实影片暗含着一个跟父母较劲的故事,也不知道去英国读书和为了追求自由而退学和漫游花了家里多少钱……当然这个并不是给两星的理由,导演无论是对难民,对自由,对梦,对世界的讨论都没什么新意才是让人看着不舒服的理由。
意淫了人的欲望与自由,战争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搞不懂世界的形状也搞不懂电影的形状
挺会讲故事的,如果把才华用到故事片里,或许更好
又是严重沉溺于自我表达,无病呻吟寻找所谓内心声音的私电影。仅为作者有寻觅意义目的的认真旅行,以及奈良鹿把meaning字样的饼干吃干净而给分。没办法,谁让碰到我这种不需要内在探索的观众。
麻烦来个逻辑,这种私影像自己留着看就好
娓娓道来的旁白,大环境的描述,在一堆闹的入围纪录片中,《世界的形状》显得那么特别。当通过影像进入导演内心世界之后,他的思考也就变成了你的思考。世界有很多种形状,需要你去行走,感知。采访使用的是都是全景机位,人与环境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当难民说到如何从中东过到欧洲的时候,背景是一条延伸着的墙。
3.8看不懂,受震撼。
凯恩斯的海浪第一下拍打在海岸方形的镜子里映射出导演的脸是对世界的形状的第一印象用地图折起的纸船飘摇着撞向黑色洞口倒转放映的燃烧表达生活几乎是个旋转的圆首尔的老妇人躺到在河岸边念叨着庄周梦蝶把世界倒过来就是梦的形状奈良的小鹿吃掉了意义的形状意义不复存在自由的形状是什么最能代表自由的自由女神像也不像不是被框在栅栏里就是被框在相片中
#Minute国际短片节#世界的形状就是两个方形,一个唱一个不唱
谢邀,很好睡